一、现代农业产业园概念阐释
2017、2018、2019连续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且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都出台了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全国大部分省份也针对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出台了扶持政策,毫不夸张的说:现代农业产业园既是时代红利,也是政策风口。
结合之前所提出的农业产业强镇、特色小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科技园这几种农业产业发展形式,此次国家重点扶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们邀请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大猛从六个方面做以分析。
因此,综合来看,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对其它几种产业发展形式来说主题更聚焦、要素更聚集、功能更复合、带动更全面,这也决定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也是每年中央拿出数十亿财政资金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个1亿元)建设的主要原因。
从概念上讲,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出现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1、2012年中央确立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我们国家连续强调了25年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在大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现在看这一战略路线已经不能继续支撑中国的持续发展、持续增长,所以2007年中央开始强调转向生态文明,2012年确立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折。
2、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重心在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现在所讲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最主要强调的就是自然多样性与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之间的有机整合。自然多样性在哪里?当然不在城市而在乡村。所以我们国家2017年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3、乡村振兴是21世纪中国发展潜力最丰富的领域。有观点认为:未来20年,中美关系的主旋律就是美国对中国全面打压和遏制。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练好内功夯实基础,那么首要的基础就是乡村振兴。党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不论部门职责而要求五级党委直接抓,各种优惠政策向三农倾斜,并且指出乡村振兴是21世纪中国发展潜力最丰富的领域,这是有深意的,有所指的。
4、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之一就是把乡村资源货币化,乡村资源货币化的过程可以很大程度地吸纳现在过量增发的货币,扩大乡村物业价值化的增长空间,也就是习主席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我国农业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
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我国农业现状有两个基本判断:
判断一,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阶段。具体表现为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达到新水平,适度规模经营呈现新局面,产业格局呈现新变化,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典型探索取得新突破。
判断二,我国农业已进入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的时期。
主要表现:1)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2)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日益凸显;3)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4)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这四个表现也是我国农业乡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这两个判断,我国农业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如何转变?总体思路就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手就是“三区三园”,其中重要一个园就是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政策背景
2017年10月18日,习**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业“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1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号),随后科技部先后印发了《科技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方案》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引》。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9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会,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任务,由此引发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
全国各省市也紧随其后出台对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扶持政策,详情参阅经略中国产业研习社专题文章《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时代红利、政策风口》。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只要同意批准创建,国家先行补助资金1亿元,省级配套补助1亿元,用于农业产业园建设。经过2至3年的创建,通过验收评审挂牌以后,国家再奖励几个亿不等的资金;同时园区可享有低息贷款政策、副处级编制名额和奖励建设用地指标机会。详情参阅经略中国产业研习社的专题文章《 国家对于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政策的解读》。
根据要求,到2020年,全国要创建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2019年12月12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官方公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共四批,总计97家。经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9家。详细名单参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大全》。
下面仅把首批经认定的20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列举如下(2018年12月公布):
四、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如果要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报及认定,就必须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文件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的要求。
目前,从国家政策支持的导向上看,产业园建设的重点内容还是有所聚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那么如何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呢?经略中国产业研习社邀请国家相关部委特聘顾问、各主要农业科学院专家、现代农业相关领军企业主要操盘手组成强大的顾问团队,着力聚焦“农、高、科”,形成多种有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新模式,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引领示范乡村振兴、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献智献策。
经略中国认为应从以下四个要点着力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工作:
经略中国产业研习社通过对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借鉴目前创建成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经验,总结出指导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的“3-4-5-6-7-8”理论体系,具体阐释如下:

三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核、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核、以可持续循环发展为核;
四方向:在产业布局上,设定四个基本方向“设施农业方向、绿色有机农业方向、泛休闲度假方向、特色种植方向”。
五原则:在产业园发展模式上,坚持“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多元参与、投融结合、逐步建设“的五大原则;
六平台:在产业园运营上,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平台、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平台、园区招商推广平台、农业产业化项目赋能平台六大平台;
七关联:在产业园各板块业务发展上,做到七大关联:农业经营与乡居民宿相关联,农业经营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联,农业经营与健康养老相关联,农业经营与农事体验相关联,农业经营与农业文化展示相关联,静态项目与动态项目相关联,农业发展与基础建设相关联;
八体系:在产业资源方面,构建涵盖“特色主题种植、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村康养、农业泛地产、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加工生产、仓储物流”等八大体系的资源库,帮助各现代农业产业园导入关键资源。
五、经略中国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包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案、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农业产业强镇规划、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规划方案、都市农业园区规划、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规划、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规划、畜牧水产园区规划、农业项目投资研究、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农业嘉年华、国家农业公园、农业综合体、农业产业集群等。
六、国内现代农业产业园案例分析(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
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改传统的水稻-油菜种植模式为“稻菜轮作”“稻蔺轮作”种植模式。计划播种粮食100.78万亩,种植蔬菜45万亩,种植蔺草3.5万亩,水果面积稳定在29.5万亩;同时,整合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园区内农田基础设施按照“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旱涝保收”标准规划建设。此外,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在园区建设中,不断强化技术服务和创新,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产业园建设模式: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企业+农户”为主的订单合同型联结模式、 “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流转聘用型联结模式、 “合作社+农户”为主的服务协作型联结模式、 “综合体+农户”为主的三产带动型联结模式等四种模式完善利益联结分享。
2、黑龙江省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加速现代农业进程中着力推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收到了较好的成效。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稻米等农作物高度智能化生产。通过将病虫害、田间水位、水质、视频等传感器及摄像头安置于田间地头组成的监控网络,实现全方位、多维度采集园内稻田的各类信息和实时视频图像,实现对稻田“四情”即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的实时监控。该园区还能实现对稻米收获、运输等信息的汇集、传输、分析、决策等功能。在五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农业生产实现了自动化监测、精准化作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信息化服务。
建设模式: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稻米等农作物高度智能化生产。通过将病虫害、田间水位、水质、视频等传感器及摄像头安置于田间地头组成的监控网络,实现全方位、多维度采集园内稻田的各类信息和实时视频图像,实现对稻田“四情”即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的实时监控。五常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农业生产实现了自动化监测、精准化作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信息化服务,探索并推广“企业+基地”、“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合作社+企业”等四种建设模式。
3、浙江省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产业园已累计投入50多亿元,路、沟、渠、水电及冷链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一批投资大、示范带动性强的重点产业项目开始显现效益。主导产业清晰,已基本形成优质粮食(4万亩)和精品蔬果(9.1万亩)两大主导产业,绿色生态循环等配套产业(畜牧养殖业)和粮食蔬果加工产业健全,出口蔬菜等全产业链基本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主体实力强大,目前已拥有正大集团、西部牧业、海通食品集团等国内外龙头企业25家。
建设模式:园区的发展功能定位为“三化三示范”,即全域产业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慈溪坚持以工业化、标准化的理念来抓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连片集中,主导规模化的优质粮食、精品水果、出口蔬菜等三大产业,并相应配套规模化畜禽养殖,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格局。从前端的科技支撑,到加工业的布局,再到休闲观光、营销渠道的配套,三产融合发展。同时设有管委会,进行统一管理。
4、贵州省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水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水城县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基础上创建的,主导产业为猕猴桃和茶叶。产业园覆盖水城县5个乡23个行政村,涉及农户15.16万人,涵盖3个园区、11个市场、5个研发中心,布局统筹合理,是水城县现代农业核心区域。
功能分区:产业园规划为“一带、一园、三区”的功能分区布局,其中一带是指百里猕猴桃观光带,一园是指产业融合示范园,三区分别为农产品加工物流与品牌展销区、喀斯特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区、生态涵养区。
5、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横县是“中国茉莉之乡”,茉莉花、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80%以上,是世界最大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加工基地;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权威发布:“横县茉莉花(茶)”区域品牌价值为180.53亿元,是广西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并成功入选中国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榜;产业园是在2014年启动创建的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基础上开展创建,2016年产业园内主导产业年产值达31.9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的9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2元,高于当地的34.88%以上。
园区特色:
一、一朵地理标志之花,市场倒逼,农民绿色种植 。
创新种植技术,顺应市场导向,开展大规模茉莉花低产改造,推广标准化种植。此外,园区内的龙头茶企还出资为花田进行水肥一体化改造,实现每年花期延长40天。
二、一朵三产融合之花,花田建厂,花田变公园。
花田建工厂,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茉莉花茶产业集群;花田建工厂,缩短了从鲜花到花茶的经度;花田变身公园:横县深度挖掘茉莉特色产品,以茉莉花风情游为主线的“茉莉之旅”蓬勃兴起。整合优势资源,推进茉莉花(茶)产业精深加工,延伸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深度挖掘茉莉花文化内涵,打造茉莉特色小镇,加快农旅结合、文旅融合
三、一朵品牌引领之花“有形之手” 引导产业升级。
横县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均成为中国与欧盟互认的地理标志产品,已有20多家花茶企业获得该地理标志使用资质。品牌化横县茉莉花,品牌化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180亿元综合品牌价值造就巨大的发展空间。
6、江苏省泗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成立于2010年5月,规划面积为12.8万亩,涉及人口7.8万。2010年12月被批准为省级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区,2011年6月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16年,实现总产值27亿元,人均GDP3.4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8万元。
空间布局:江苏省泗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江苏一流、全国有名”目标定位,科学布点生产、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着力打造“234”空间布局。
7、浙江省诸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总面积33.75万亩,其中产业面积10万亩。诸暨市依托农业“两区”建设,加强招商引资,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措施,全面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通过农业水环境治理,增加设施农业投入,以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呈现出稳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珍珠、香榧、果蔬、茶叶、绍兴鸭、红高粱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并形成集聚集群、产业化发展经营格局,龙头带动明显。
园区规划布局:诸暨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按照“一心两区三镇四园”规划布局。
8、江西省信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目前该现代农业示范园种植面积1500亩,以“低碳生态、科技创新、发展精品”为建设目标,综合运用自动化温控、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水帘降温、排风系统、智能化气候采集系统等,同时专门高薪聘请了蔬菜种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培育种植无刺水果黄瓜、樱桃西红柿、羊角蜜、金童玉女黄瓜、红心火龙果、小白草莓、西兰花、美国长椒、哈密瓜等果蔬,其中部分果蔬为全市、乃至全省首次试种成功,品质优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村集体与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经营模式:打造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等三大平台,严格把控生产、质量、销售三大环节,着力做大做优做强果蔬品牌。
采用“政府+金融+保险+贫困户”四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园+贫困户”“合作社(农场)+基地+贫困户”“电商+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结成产业利益共同体,辐射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脐橙产业。
9、湖北省潜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总面积590.8平方公里。围绕虾-稻产业,产业园将构建科技创新与综合商务区(核心区),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展区(示范区),绿色高效虾稻共作标准化种养基地(辐射区)的总体布局。潜江建成了以果蔬生产销售为主,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启动建设了国内首个以小龙虾为主体的生态龙虾城。
建设模式:湖北省潜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以果蔬生产销售为主,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启动建设了国内首个以小龙虾为主体的生态龙虾城;从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上发力 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项目为载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打造潜江农业发展新优势,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彰显了强劲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10、山东省金乡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简介:金乡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是全国甚至世界公认的大蒜种植、贮藏、加工、贸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金乡大蒜” 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到202.58亿元。产业园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总面积1.8万亩。
产业园空间布局:按照一心一轴三大基地规划。一心是指现代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中心,在莱河北两岸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打造蒜度小镇、网络小镇、健康小镇,建设大蒜科技馆、博览馆、养生中心、会展中心,促进科技信息、高端人才、优质资源等现代生产要素向产业园集聚。一轴是指农旅深度融合与生态景观轴,在产业园内沙河沿线区域打造以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景观轴,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三大基地是指现代农产品综合物流基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三大片区为特色农产品加工片区、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种植片区、工业化现代农业展示引领片区。
经略中国产业园规划案例: